我们在上篇瘢痕疙瘩核素敷贴治疗中提到,敷贴治疗不仅对瘢痕疙瘩有效,更是对血管瘤,尤其是小儿毛细血管瘤效果很好。

那么什么是小儿毛细血管瘤呢?小儿毛细血管瘤是一种良性的肿瘤,俗称“天使的吻痕”,在胎儿时期就已经存在了。通常表现为皮肤或者粘膜出现红斑或红色肿块,常见发病部位有:头面部、躯干、四肢,还有少部分可以长在口腔或者鼻腔内。婴幼儿发生率3%-8%,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。常见的几种敷贴效果很好的皮肤血管瘤如下:

海绵状血管瘤

鲜红斑痣

草莓状血管瘤
皮肤血管瘤的治疗方法:
皮肤血管瘤的治疗应由医生根据患儿的年龄、病变类型及发生部位等综合考虑来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。目前,治疗方法主要有:核医学敷贴治疗、口服或外涂药物、激光、硬化剂注射及手术切除等,较严重者可采用多种方法联合治疗。
两种核素敷贴治疗的具体方法:
核素敷贴治疗的作用是利用其产生的β射线照射血管瘤,抑制血管生成从而达到治疗目的。目前常用的核素敷贴治疗包括:90Sr敷贴治疗、32P敷贴治疗。现简介下两种敷贴治疗方法。两种治疗方法的原理是一样的,前文疤痕疙瘩核素敷贴治疗已经提及,这里不再赘述。
PART.0190Sr治疗方法

1.患者到核医学科就诊,医生根据患者年龄、血管瘤的类型及部位等情况进行综合评估,确定治疗量
2.治疗时用2~3mm厚的橡胶保护正常皮肤,暴露病灶,敷贴器紧贴病灶,几分钟就能完成一次敷贴治疗,通常一个疗程为5次,连续5天为一疗程。
3.治疗结束后2-3个月评价疗效,未达到效果者继续治疗,直至治愈。
PART.02 32P治疗方法

1.患者到核医学科就诊,医生根据患者年龄、血管瘤的类型及部位,根据血管瘤面积计算吸收剂量,按照病变形状,制作敷贴模型。
2.自制方法:根据测量血管瘤大小,剪出同样形状的滤纸,将计算出32P溶液进行稀释,并均匀地滴在剪好的滤纸上,待干,封口备用。治疗时紧贴在病变部位,按照年龄和病情决定一次敷贴的时间。
3.如经一次治疗未愈者,2-3个月后可行下一次治疗,直至治愈。
90Sr(锶)和30P(磷)敷贴,两种方法如何选择呢?
两种治疗方法并无绝对的选择差异,均具有无创、无痛苦、方法简单等优点。但两者之间仍有些不同,通常情况下多数草莓状毛细血管瘤及面积不大的瘢患者,推荐使用90锶敷贴,对较大面积的血管瘤患者,32磷具有比90锶治疗更好的个性化。
治疗效果




小结:
总的来说,核素敷贴治疗血管瘤的疗效与年龄密切相关,年龄越小,疗效越佳。婴幼儿疗效明显好于成年人,一般一岁以下治愈率最高。疗效还与血管瘤类型有关,单纯的草莓状血管瘤疗效最佳,治愈高达96%-100%;鲜红斑痣治疗效果欠佳,但年龄小者,治愈率较高,约为72.5%;混合型血管瘤治愈率为80%;海绵状血管瘤疗效最差,治愈率仅为22%,应用核素敷贴治疗和放射性胶体联合治疗可提高治愈率。小儿血管瘤在治疗过程中完全消失,血管瘤局部皮肤颜色已经恢复到正常颜色的,复发几率很小。